產品分類
詳細信息
分析其原因,有以下幾點:
第yi,最常見的原因是患者以前的不良就醫(yī)經歷,醫(yī)生粗暴操作,比如不打麻藥拔髓,不打麻藥去牙本質腐質,拔牙麻效不好時就拔牙等等。
第二,是患者的朋友的非良性敘述給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壓力。比如朋友拔除智齒后的腫脹,開口困難。朋友對牙科的一些敘述性詞語比如,“鉤針”“小銼”等等。
第三,是來自于醫(yī)護人員非人性化的一些專業(yè)術語的表述讓患者無所適從,一種莫名的恐懼。比如“拔牙”“牙髓失活”的“失活”、“抽神經”的“抽”。
第四,牙科特有的一些環(huán)境因素也會加重患者的恐懼。比如渦輪機的聲音、隔音不好的患者的呻吟等。
這時我們的經驗是:
首先要贏得患者的信任,比如通過你的治療計劃的完整,對他時間和輕重緩急的合理安排以及與他的溝通。通過現(xiàn)在患者牙齒檢查狀況對他以前癥狀的推斷性回顧,都會贏得他的信任與好感,贏得他對你專業(yè)素質的尊重。
其次,我們要通過無痛的操作實踐和理念來真正讓患者體會到你對他的呵護。
1、比如排齦、去腐(只要是中齲)、楔狀缺損的牙體預備、牙髓失活后的取髓等等,我們以前看似不用麻醉可以忍受的操作,盡量給患者在局部麻醉的條件下進行。
2、表面麻醉ji的使用。表面麻醉膏等,效果都比較不錯。
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和患者溝通的語言上的細微差別,我們要盡可能的客觀的描述我們的無痛操作。如:“操作前我們會給您使用草莓味的表面麻醉膏,可以使我們麻醉的時候您基本沒有感覺或者感覺很輕微”,就比較客觀了,也會減少患者一旦有輕微疼痛時對你的承諾的抵觸情緒。
3、操作過程中一定要隨時注意觀察患者的非語言性的表達,比如皺眉頭、手握緊、小腿半彎等。告知患者只要有不適,隨時告知我們。
再次,我認為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患者實際上看牙時更多的恐懼是來自于一種無知帶來的不確定性的恐懼。在牙齒的治療中,牙醫(yī)與患者處在信息不對稱的位置上,這時患者是很脆弱的。
牙齒操作治療本身可能并沒有多少疼痛,但是患者覺得自己在這時沒有對整個過程的控制,這種害怕要占到七八成。這時與患者的溝通就很重要,“如果您有任何不適,舉手告訴我,或者哼一聲告訴我,我會停止操作”。把操作的控制權交給患者,這時他會覺得好得多。
最后,我認為對于患者治療后不良反應的交代告知同樣重要。很多時候我們知道,患者術后反應前你告訴他和他發(fā)生了術后反應你再解釋,患者對你的反應完全是不同的。
如果這些我們真的做到了,患者很聰明,可以感覺到對他的認真負責,會感覺到你對他們的愛。他們才能建立起對你的信任,配合你完成我們的治療計劃。這點對于需要多次復診、治療計劃復雜的患者尤為重要。
如果還沒有體會到這些,建議醫(yī)生應該自己做病人,讓自己的同事或同學給自己補牙、洗牙、打麻醉,他就會切身的體會患者的感受,發(fā)自內心的體貼愛護患者。